湾区绿色数字交易园将通过成立大湾区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应急产业服务中心、产业转化中心三大产业服务平台,以优质产业服务,赋能园区进驻企业在贸易数字化、安全应急水平及产业技术转化等领域提质升级。
到2024年,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力争突破4000亿元,力争打造1—2个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广州南沙成立全市首个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研学基地,助力广州全力建设产业生态好、政务服务优、综合成本低的营商环境高地。
黄埔区近年来布局发展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规模快速壮大,产值超全市50%。黄埔区正在加快建设中国新材料CID(中央创新区)、湾区半导体产业园、现代氢能产业园等重点园区,以打造产业链发展载体。而产业载体发展到现在,产业园区也从1.0发展到了6.0阶段。
针对现有工业载体与生产需求不匹配、租金高等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快推出工业限价房,限定租金不高于35元/平方米/月。同时,优化产业用地政策,根据企业需求和产业生命周期,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方式灵活供应土地,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统一编号:ZC0320240005;文号:增科工商信规字〔2024〕1号;实施日期:2024-05-29;失效日期:长期有效;发布机关:广州市增城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园区设立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产业链,比如一些新能源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这些产业园在投资初期就会进行招商引资,引入企业资本一起搭台,然而园区也做好了与企业一起唱戏的准备。
推进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引领强的绿色园区。鼓励实施不新增用地的技术改造,批量提升工业产业区块内符合条件的规划工业用地容积率。
数字化能碳管理·碳交易·零碳园区高峰论坛,积极推动数字化能碳管理发展与“零碳园区”建设。零碳园区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技术创新,实现园区内碳排放的净零增长,即园区内产生的碳排放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中和,从而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
广州科学城核心区科技研发办公用房项目建设进度刷新,中国能建广东院科学城生产科研基地三期建设项目完成首块底板浇筑。在建筑工程中,首块底板浇筑标志着工程进入了基础结构建设的关键阶段。该项目计划建设一栋生产科研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与广州市黄埔区合作,就加强城市更新、片区开发、园区建设等领域开展。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旗下子公司。
2024-03-26
2024-03-25
2024-03-25
独栋
2024-03-25
独栋高层
2024-03-25
独栋高层